《2026图谱》洞察2:多模态智能原生,感知数据即资产,视觉+雷达+声学的融合将成为默认配置
来源 | 物联网智库2025-11-05 18:08:45
2026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扫描下图右上方二维码,下载图谱报告PDF)《2026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创造性地提出“通感智值”四维模型,首次系统梳理了“通感智值”跨域编排的十大协同场景。

2026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
(扫描下图右上方二维码,下载图谱报告PDF)

图片

《2026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创造性地提出“通感智值”四维模型,首次系统梳理了“通感智值”跨域编排的十大协同场景。从车路云一体化到空天地海一体化信息网络,从工业智联到全屋智能,既体现技术前沿性,又具备商业可复制性,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径指引。包括量讯物联、有人物联、联想懂的通信、移远通信、特斯拉、润和软件、海尔卡奥斯、比邻智联等在内的多家AIoT领军企业入选图谱。

本文为你呈现《2026图谱》中的年度洞察。

《2026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中国AIoT产业年度洞察2

多模态智能原生:感知数据即资产,视觉+雷达+声学的融合将成为默认配置;生成式AI在感知增强与自动标注中大幅降本

2025年,多模态智能已经从实验室的前沿研究转变为产业界的标准实践,成为AIoT系统的原生能力。这一转变标志着感知技术从单一维度向立体化、从被动采集向主动理解、从数据负担向数据资产的根本性跃迁。多模态融合不再是技术上的锦上添花,而是在复杂场景下确保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必要条件。

传感数据资产化的理念在2026年将得到广泛认同和实践。企业开始意识到,每一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都是潜在的价值来源。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治理体系,包括数据标准化、质量管理、价值评估、交易流通等环节,原本分散、异构、低价值密度的传感数据被转化为可量化、可交易、可复用的数字资产。

视觉、雷达和声学的深度融合在高安全场景中已经成为事实标准。2025年领先的自动驾驶汽车标配了至少8个高清摄像头、4个毫米波雷达、1个激光雷达和多个超声波传感器,通过时空同步和特征级融合,构建360度无死角的环境感知能力。更重要的是,多模态融合不是简单的数据叠加,而是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级理解。系统能够理解不同传感器数据之间的互补性和冗余性,在恶劣天气、光线不足、电磁干扰等极端条件下,通过智能的传感器权重调整和故障降级策略,确保感知系统的持续可用。


图片
图:自动驾驶汽车的传感器解决方案,来源MOMENTA

在工业安全领域,多模态融合技术展现出了巨大的价值。化工厂的安全监控系统集成了红外热成像、可见光视觉、气体传感器、声学监测等多种感知手段,能够从温度异常、视觉烟雾、气体泄漏、异常声响等多个维度综合判断潜在的安全隐患。相比单一传感器方案,多模态系统的误报率降低了95%,漏报率降低了99%,真正实现了”防患于未然”。

生成式AI在感知领域的应用在2025~2026年形成了持续亮点。通过大规模预训练和少样本学习,生成式AI模型能够理解和生成各种模态的感知数据。在感知增强方面,生成式AI可以将低分辨率、高噪声的传感器数据恢复为高质量的感知信息。例如,在安防监控中,即使是在夜间或雾霾天气下拍摄的模糊图像,也能够通过AI增强技术恢复出清晰的细节,识别准确率从原本的60%提升到95%以上。在医疗影像领域,生成式AI能够从低剂量CT扫描图像中重建出媲美常规剂量的高质量图像,在保护患者健康的同时不影响诊断准确性。


图片
图:正在研发中的多模态感知机器人,来源同济大学机器人与智能感知课题组

多模态智能原生化也推动了新型传感器技术的发展。2026年可能会涌现出一批创新的传感器产品,如集成了边缘AI处理能力的智能图像传感器、支持多种气体同时检测的MEMS传感器阵列、基于量子技术的超高灵敏度磁场传感器等。这些新型传感器不仅在性能指标上有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从设计之初就考虑了与AI系统的深度集成,支持模型的在线更新、参数的动态调整、数据的智能预处理等功能。

展望未来,多模态智能将向着更加自然、更加智能的方向演进。随着脑机接口、量子传感等前沿技术的成熟,人类将能够感知和理解更加丰富的信息维度。同时,多模态AI将不仅局限于感知层面,而是深入到认知、推理、决策等更高层次的智能活动中,真正实现机器对物理世界的全面理解和智能交互。这将为AIoT产业开辟全新的应用空间,创造前所未有的价值机会。

2026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
(扫描下图右上方二维码,下载图谱报告PDF)

图片
AIoT通信技术树状图
图片
AIoT感知技术宇宙星系图
图片
AIoT智能技术神经网络图
图片
AIoT价值生态循环图
图片
AIoT通感智值跨域的十大协同场景花瓣图
图片

如想获取300余页完整版《2026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图片
关注微信公众号【物联网智库】,留言发送【图谱2026】获取图谱密码。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