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厂商拥抱RISC架构,生态系统仍待建立
作者 | 第一财经2022-11-21

今年是RISC架构成立第40个年头,第五代RISC(RISC-V)架构也已经发展长达十多年。RISC的中文名为“精简指令集计算机”,由计算机科学家大卫·帕特森(David Patterson)等人提出设想,改变了计算机体系的复杂指令。

物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和芯片设计的自主性需求为RISC-V开放架构带来了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市场调研机构Tractica指出,预计到2025年,RISC-V的IP和软件工具市场将超过10亿美元。

近年来一些厂商也加大了对RISC架构的投入,一方面是为了摆脱高昂的授权费用,另一方面也获得了更大的芯片定制空间。但相比于目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ARM和X86芯片架构而言,RISC-V的发展仍然面临生态系统建设不足等挑战。

从专业应用向通用计算拓展

RISC-V国际基金会董事、RIOS图灵奖实验室联合主任、睿思芯科创始人兼CEO谭章熹博士日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助推了ARM架构的普及,从专业应用发展到通用计算。例如苹果公司将ARM架构引入到智能手机之后,又不断将该架构从平板扩展到智能手表、无线耳机等品类。”

在他看来,随着RISC-V技术和应用的继续演进,RISC-V也将继续向高主频、高性能演进,并有机会从一些专业应用逐步拓展到通用计算。

“RISC-V可先聚焦在一些垂直领域深耕,在小范围做好了再复制到其它领域,进而连成一张大网。”谭章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他还表示,RISC-V的应用有望摆脱行业对先进制程的困扰。“先进工艺固然可以降低功耗,但除了少数场景,如智能手机等会大量使用先进制程的芯片,但在其它场景中,还是要寻求成本更优解,回归商业本质。”谭章熹说道,“RISC-V可以形成综合的系统优势,借助架构方面的优势,弥补芯片制程方面的发展差距。”

根据RISC-V国际基金会的数据,截至今年年中,预计全球市场上已经有100亿个RISC-V核心的芯片出货,但这仍然远低于ARM架构的芯片出货量。去年一年,ARM机构芯片的年度出货量就接近300亿颗。

谭章熹指出,RISC-V开源、低功耗、模块化等特点,迎合了看重定制化和性价比的IoT市场的需要,IoT也成为RISC-V最主要的应用市场。Counterpoint预测,到2025年,IoT仍将以28%的份额成为RISC-V占比最大的市场。

另据Semico Research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采用RISC-V架构的芯片数量将增至624亿颗,2018年至2025年,RISC-V架构芯片的复合增长率高达146%。

但业内人士表示,一些使用ARM的企业转向RISC-V仍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你首先需要有转型的战略,然后进行市场化的运作,这会耗费漫长的时间。”一位资深芯片行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Gartner芯片行业分析师盛陵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RISC-V这类芯片架构的市场需要培养5-10年才有机会与ARM竞争,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生态没有建立起来,产品的性能也还有待提升。”

盛陵海表示,目前的RISC-V架构的产品主要是单片机芯片(MCU),主要的用户也是一些诸如物联网等MCU领域的厂商在用。换句话说,RISC-V仍然仅限于低端芯片的生产。

中国公司积极拥抱RISC

但也有专家认为,尽管RISC-V的产品长期面临低端、量少、非标等问题,但现在正在迎来发展机遇。“ARM架构掌握在私有化的公司手中,企业基于该架构开发芯片需要支付ARM公司授权费用,长期来看有一定的风险。”某国内芯片企业高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近年来,一些中国芯片公司从一开始就选择RISC-V的架构,从源头上摆脱对ARM架构的依赖,一方面避免了高昂的授权费用,另一方面也获得了自由定制的空间。

例如蓝牙耳机芯片企业中科蓝讯就选择了RISC-V架构,也是目前国内基于RISC-V架构出货量最大的企业之一;赛昉科技也已经研发出了RISC-V高端服务器级别的CPU内核,并推出了全球首款基于RISC-V的AI单板计算机等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企业在选择芯片架构时,首先会考虑芯片的性能要求;其次会看对软件生态的依赖程度。

“如果对软件生态依赖不强、RISC-V性能够用的情况下,创业公司往往会选择RISC-V而非ARM。”云岫资本合伙人兼首席技术官赵占祥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据他预测,RISC-V最快两三年就可以达到ARM最强IP的性能水平,特别是在桌面级和服务器端RISC-V的CPU内核领域。

一些国际大厂也在拥抱RISC-V架构。今年,英特尔宣布投资28亿美元成立RISC-V处理器实验室;谷歌也宣布Android原生支持RISC-V处理器;另据半导体分析机构SemiAnalysis预测,苹果也有考虑转向RISC-V的计划。

“我认为英特尔等巨头企业的积极投入,会极大地加速RISC-V在非常重要的高性能场景落地,推动整个生态的建设。”谭章熹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事实上,英特尔已经开发了基于RISC-V架构的产品,例如Nios V处理器。英特尔还表示将面向客户提供世界级的IP产品组合,包括x86内核以及ARM以及RISC-V架构生态系统IP。

另据RISC-V基金会官网显示,该机构高级会员中有八成客户来自国内厂商。华为、阿里等国内厂商都已经基于RISC-V架构推出了自研的芯片。阿里平头哥已经累计正式推出了三个系列八款RISC-V CPU内核,涵盖了云端、桌面端和移动端。

近几个月来,国内RISC-V领域也发生多起融资事件。例如中科昊芯宣布完成近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比亚迪、麦格米特等产业方联合投资;芯来科技也宣布完成数亿元新一轮融资,由君联资本领投;睿思芯科完成数千万美金A+轮融资,领投方为字节跳动及高瓴创投。

谭章熹对第一财经记者,RISC-V的发展不仅要靠生态系统的建立,更需要靠人才的培养。目前,国内已经引进了帕特森RISC-V国际开源实验室(又称“RIOS实验室”),该实验室由图灵奖得主、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大卫·帕特森(David Patterson)创立,依托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聚焦RISC-V开源指令集CPU研究领域开展研究,加速学术研发及产业生态的融合创新发展。

“我们的目标是,5年内打造能够使得RISC-V生态达到世界顶级水平的开源IP。”谭章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伴随着一些核心场景的深入开发,未来RISC-V及相关的开源IP将在IT行业的各个领域获得广泛应用,从最小的物联网产品、到智能手机、个人电脑、服务器、新能源汽车等应用场景,都能看到RISC-V的身影,为数据中心、移动、车载、边缘计算等领域提供支持。”

没有关键词
热门文章
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20日在湖北武汉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表示,我国“5G+工业互联网”将进入由起步探索向规模发展的新阶段...
2022-11-21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