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民营力量!中国低轨卫星互联网双引擎并进
作者 | 物联网智库2025-08-19

在 8 月 1 日发布的文章《国家队出手!中国版“星链”提速》中,笔者阐述了“中国正快速推进低轨卫星互联网的部署节奏,并向初步具备大规模组网与运营能力迈出新的一步”的核心观点。

而后 8 月 4 日,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 07 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8 月 13 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 08 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加上再之前的 06 组和 05 组,相当于在短短半个多月里完成四组发射,这进一步印证了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已经进入规模组网的关键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当以中国星网为代表的“国家队”狂奔突进的同时,另一股民营力量也在齐头发力。媒体报道显示,8 月 9 日 00 时 31 分,吉利星座第四轨卫星在山东日照附近海域,以一箭 11 星方式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所有卫星状态正常,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基于此,本文将来聊聊中国在全球卫星互联网的“竞速卡位赛”中,来自“国家队”和民营力量的“协奏”。总体来看——“国家队”负责构建底座与标准,民营企业以产业化能力补位,加速中国方案在全球落地,对标并在特定细分场景上差异化追赶星链。

中国星链的“民间”力量

吉利未来出行星座,是由吉利科技集团旗下商业航天企业——时空道宇打造的规模达 5676 颗卫星的低轨通信星座。时空道宇主要聚焦星座业务、卫星制造、卫星应用领域,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 AICT(航天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应用方案提供商——该公司也是继马斯克旗下 SpaceX 后,全球唯二进行卫星组网的民营企业。未来,也将有更多民营力量加入这场空间“战役”。

高效执行力!组网进展显著

官网信息显示,吉利未来出行星座自 2019 年启动设计,整体星座规划分三期建设:一期部署 72 颗卫星,实现全球实时数据通信,为全球用户提供中低速卫星通信服务, 预计 2025 年底完成建设;二期规划 264 颗手机直连卫星,支持存量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提供全球商业服务;三期规划 5676 颗通信卫星,提供全球商用低轨宽带通信服务。

从 2022 年 6 月发射首轨 9 星,到 2024 年的第二轨 11 星、第三轨 10 星,时空道宇此前已在 600km 轨道部署 30 颗卫星。在第三轨卫星发射完成后,时空道宇正式开启为海外用户提供卫星通信服务,这也是中国商业航天企业首次面向全球用户提供低轨卫星物联通信服务。

随着第四轨卫星顺利入轨,时空道宇在轨卫星达 41 颗。未来两个月内,时空道宇将加速卫星组网进度,实现在轨卫星 64 颗部署目标,形成除南北极外,覆盖全球的卫星物联通信网络。

这一节奏显示民营企业在卫星发射部署节奏上的高执行力与响应力。

依托原有产业优势构建“汽车式”卫星超级工厂

作为民营企业,背靠吉利的时空道宇天生带有汽车基因,创造性地将卫星制造与汽车自动化产线进行深度融合,在浙江台州湾新区建造了一座卫星超级工厂。

传统的卫星制造方式,需要数百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协作,从设计、制造、组装到最终测试,整个过程一般需要 1—2 年。该工厂通过引入汽车行业的自动化、柔性化制造模式,实现总装、集成、测试(AIT)流程的全面智能化,车间团队仅需 30 人左右,生产一颗卫星最快只要 28 天,工厂年产能力达到 500 颗。

这显示出民营企业的产业优势积累,以及创新灵活优势。

走出差异化道路,专注卫星物联网

具体应用方面,如果说马斯克的星链提供的是卫星互联网服务,是面向个人、家庭和组织机构用户的宽带卫星网络;那么吉利星座提供的是卫星物联网服务,面向车载、机载、船载、手持终端等“移动场景”,以“物”为核心,兼顾“人”的应急通信等场景需求。

汽车是卫星通信最为重要的场景之一。此前,国内已有多个汽车生厂商制定计划,要在新车型前装卫星通信模块,拉动汽车直连卫星商用进程。在沙漠、草原、戈壁、森林等越野旅游场景下提供车辆位置监控及上报、车辆救援、遇险呼救、社交娱乐等能力。

2023 年 9 月,时空道宇车载卫星通信服务产品实现国内首次规模化应用落地。在无地面网络或地面网络中断的情况下,汽车用户通过时空道宇车载卫星通信产品,可随时随地接入卫星网络,实现双向卫星通信。

“一手造车、一手造星”是吉利的战略定位。在吉利官方的规划中,卫星项目是吉利科技转型的助推器。吉利认为,今后的汽车是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智能空间移动终端。从这些策略也能看出,民营企业不像“国家队”那样可以不管不顾的“砸钱办大事”,需要优先考虑商业回报以及与公司原有业务的协同。通过构建的全产业链布局,时空道宇从卫星研发、制造到测控、应用打造了一整套闭环的商业体系。

海外拓展与行业合作

凭借全球化布局和开放的合作伙伴模式,目前时空道宇已与中东、东南亚、非洲、拉美等 20 余个国家的通信运营商建立合作关系,完成多地商用通信测试。

2024 年 6 月,时空道宇与阿曼卫星通信公司 Azyan Telecom 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在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卫星通信服务落地。凭借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设计,在中东阿曼测试结果显示,卫星通信两项重要的指标通信成功率和网络可用性分别达到 99.15% 和超过 99.97%,卫星终端具备 50dB 的抗干扰能力,即使在电磁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仍可稳定接收卫星信号。

今年 4 月,时空道宇与马来西亚 ALTEL 共同成立合资公司 ADISB,正式推动吉利星座在马来西亚本地化应用落地。该项目获得马来西亚总理与通信部长等政府高层关注,未来将在数字城市、智慧农业、能源等领域推动卫星物联通信服务落地。同时,与沙特卫星通信公司ATSS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携手推进吉利星座在当地牌照许可、技术验证、市场拓展及商业部署,借助 ATSS 物联传感、工业互联、5G 云计算等服务能力,为行业用户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

“国家队”构建战略底座

如果说民营力量重点发力于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那么“国家队”的核心发力点在于顶层设计与体系化建设,包括国家级频谱与轨道资源的协调、卫星组网的战略布局、标准制定以及与国家安全、重大行业应用的深度融合。

三大“万星星座”,卡位轨道资源

太空轨道是宝贵的非再生资源,国际电信联盟规定频轨资源采用“先登先占”规则,需在 14 年内完成发射。为了卡位轨道资源,中国“国家队”计划 2024 年—2030年部署 3 个“万星星座”计划(总规模超 3.7 万颗),以获取 6 万— 10 万颗低轨容量中的资源份额,其中包括:

1. GW 星座:中国第一个巨型卫星互联网计划,共计规划发射 12992 颗卫星,其中 GW-A59 子星座 6080 颗,分布在 500km 以下的极低轨道;GW-A2 子星座 6912 颗,分布在 1145km 的近地轨道。2. G60 星座(千帆星座):计划为 2030 年完成超 1 万颗卫星组网,为全球用户提供低延时、高速率、高可靠性的多远融合卫星互联网服务。3. “鸿鹄三号”星座:我国第三个超万颗卫星的巨型低轨卫星星座计划。

发射能力与国家保障机制

长征系列火箭、商业火箭并行发力,如千帆星座的“一箭 18 星”、GW 星座的多次批量发射,展现国家队在频次与能力保障层面的优势。

长征系列火箭是我国的主力运载火箭。各类型号包括 2 号至 11 号及各自改型,其中运力最大的火箭为长征五号,近地轨道载荷运载能力可达 25 吨。长征六号 X 改型/长征九号/长征八号 R 等改型是我国正在研制的可重复使用的各型号运载火箭,具备一子级/助推器垂直定点返回能力,将对标 SpaceX 成为未来低轨卫星发射的重要运载力量。

政策与标准支持

频谱方面,前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强指导、靠前协调,推动相关单位完成频率协调,创新卫星频率轨道资源管理方式,批量颁发了空间无线电台执照和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为卫星互联网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无线电频率及轨道资源支撑,加快推进低轨卫星的发射部署。

同时,为了促进商业航天营商环境日臻完善,央地政策密集出台。例如,2024年发布的《商业航天技术创新专项支持计划》提出,提供研发补贴(最高1亿元/项目),聚焦液氧甲烷发动机、卫星激光通信、在轨服务机器人等关键技术突破。2025年发布的《关于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国企与民企联合组建卫星星座运营公司,支持火箭回收技术商业化等。

在国家政策的带动下,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陕西、四川、安徽、湖北、海南等地也先后出台支持商业航天发展的规划或政策,形成了“中央+地方”的政策体系。

写在最后

国家队的战略部署与民营企业的差异化突围正合力谱写中国低轨卫星物联网的新乐章。国家队以资源、政策与战略为底座,而民营力量则以速度、成本与灵活推动行业落地。两者的协奏让中国在“地—空—天、一体化通信”领域形成独特竞争力。随着星座规模扩大与国际布局深化,中国低轨卫星物联网正朝着“天地融合新基建”的方向迈进——从“补盲通信”到“全球连接”,从“跟跑”蜕变“并跑”,甚至向“领跑”迈进。

参考资料:

卫星应用-全球中低速卫星通信运营,吉利科技
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成功发射,无线电管理局
卫星互联网低轨08组卫星成功发射,无线电管理局
今天,浙江民营星链第四次冲上太空,36Kr
中国商业航天的前景趋势与促进举措,人民论坛
卫星互联网行业专题,未来智库
国家队出手!中国版“星链”提速,物联网智库

热门文章
近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相继发布了其2025半年报,三家运营商在半年报中均大篇幅提到AI相关领域的布局、成效和展望,可以看出AI作为通信运营商未来新的抓手已成为共识。当然,作为运营商相对“传
2025-08-19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