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2025年6G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发表《以终端创新为抓手建6G发展新生态》主旨发言,提出6G与AI的交汇将赋能移动终端进入智能体新时代,除了AI手机之外,穿戴设备、XR、工业模组、车载终端、卫星终端等均体现出高度智能化特点。在笔者看来,未来6G将承载更加丰富的物联网场景,可以肯定的是,6G时代的物联网终端将充分融入AI能力,形成新的AIoT终端形态;同时,基于6G场景需求和能力体系,物联网终端呈现出一些全新形态和创新点。
邬贺铨院士在演讲中对未来AI手机形态,即智能体手机进行详细描述,智能体手机搭载高性能的AI算力芯片,可在端侧运行百亿量级参数的生成式AI模型,具备感知、记忆、规划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能够自主理解并拆解复杂任务、状态回滚、随机应变和群智协作,实现端到端的自动化执行。
除了手机之外,邬院士认为AI眼镜、XR都是6G时代智能体协同应用的典型终端,例如AI与XR的深度融合,如眼动追踪、手势识别进一步增强交互的自然性和沉浸感,轻量化设计和高性能显示技术提升用户体验,使用户从“观看视频”转向“进入视频”,成为6G的重要驱动力。
而智能体不仅用于消费侧终端,也可以用于工业模组,包括机床智能体、机器人智能体、AGV智能体、设备监控智能体等,此外根据工业场景的需要,还有研发智能体、供应链智能体、产线智能体等。6G特有的能力为智能体工业模组超过1Gbps带宽、低于1ms时延、99.999%可靠性、每评分公里百万级设备接入密度以及硬件级TEE安全性等要求提供有效支撑。搭载智能体的车载模组内置一定算力,大幅降低复杂决策场景的时间,汽车和路侧单元、云端交互时延大大降低,也是6G+AI的结果。
邬院士总结了6G时代终端演进引发应用模式的变革,包括八个方面,即终端形态多样化、终端功能智能化、终端通信协作化、人机交互多模化、内容交互异构化、内容供应个性化、终端连接多元化、终端服务泛在化。邬院士总结的“8化”描绘了6G时代终端的发展方向,是AI发展驱动的终端变革,同时可以窥见物联网终端演进的一些趋势和特点。
6G时代的手机是智能体手机,那么6G时代很多嵌入了AI能力的物联网终端也将是强大的智能体终端。智能体物联网终端可能具备一些新的特点,主要包括:
一是终端具有AI原生的能力。由于AI内嵌入物联网终端,边缘/终端AI算力显著提升,比如本身具备更强的边缘AI推理(甚至部分训练)能力,实时处理海量传感器数据,进行本地决策(如异常检测、自适应响应),显著降低云端负担和时延。
二是网络辅助终端智能。由于6G网络本身具备AI原生能力,利用其AI能力对物联网终端进行模型更新、资源调度优化、协同感知任务分配,使得终端不再是信息孤岛。
三是终端自主协同与自组织。具备智能的物联终端群能通过设备间直接通信和分布式AI算法,实现自组织网络、协作感知、任务分配、集体决策(如成群的微型无人机协作巡查)。
很显然,智能眼镜、智能手表、XR等消费类物联网终端在端侧能够提供算力服务,大幅降低消费者的体验,而智能体搭载在工业模组、车联网模组等行业应用终端上,使行业应用场景的边缘侧计算能力增强,在一定程度上都能体现出邬院士提出的“8化”框架,也体现出智能体物联网终端的特点。
在笔者看来,高端智能体物联网终端将出现在能够提供充足资源、需要高性能算力的场景中,尤其是能源消耗不是瓶颈的场景中。不过,6G带来的能力并非都是支持具有充足资源的场景,还有一些新的能力在资源受限环境下开拓新的场景,从而对于物联网终端形态形成影响。
6G 将实现人、机、物的连接,实现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连接,同时,有望将感知和人工智能等能力融合到网络中,成为承载新用户、赋能新应用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在场景方面,ITU认为6G 在5G三大场景基础上增强和扩展,包含沉浸式通信、超大规模连接、极高可靠低时延、人工智能与通信的融合、感知与通信的融合、泛在连接等6G六大场景。

作为对6G关键能力的回应,物联网终端会形成一些新的形态,除了AI智能体终端形态外,还有一些趋势值得关注。
一是物联网终端物理形态的演进。可能出现一些微型化甚至隐形化的物联网终端,包括一些微型传感器节点、环境感知终端等,还有一些传感器、模组、能量收集单元会隐藏在建筑、保障材料、衣物中,以及植入体内、药物中的生物设备。虽然这些形态终端已有小范围的采用,但6G网络的超大规模、泛在连接让这些物理形态终端能够更大范围应用。
二是无源物联网终端形成海量规模。虽然5G-A阶段引入了无源物联网技术,但其规模化商用还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6G时代将迎来成熟的无源物联网商用,海量、超廉价的终端会成为主流。反向散射标签、环境能量收集模块是无源物联网终端的核心器件,6G时代技术瓶颈会实现突破。
三是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终端出现。物联网终端不仅仅具备通信功能,也具备了视觉、听觉、触觉、环境感知等多种能力,尤其是通信技术的演进具备了一些感知能力,使终端在通信过程中“顺便”感知环境;同时AI能力嵌入,在资源受限情况下,一些终端采用TinyML实现一定程度智能,进一步推动物联网终端成为中小型智能体终端。
总体来说,6G时代的物联网终端将不再仅仅是“连网设备”或“传感器”,而是高度智能化、多能力融合、深度嵌入物理世界的智能体。6G将为物联网终端带来前所未有的能力跃升,驱动构建一个感知无处不在、智能无处不在、连接无处不在的物理-信息深度耦合的智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