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剖析|哪些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值得关注?
作者 | 央企融通2023-02-21

2月13日,工信部公示2022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名单,该名单包含工厂类、载体类、园区类、网络类、平台类、安全类共6种示范类型20个方向218个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自2018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连续五年深入跟踪工业互联网领域,重点遴选一批工业互联网发展试点示范项目,通过试点先行、示范引领,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相较2021年的4类17个方向123个项目,2022年的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迎来了数量井喷,体现出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成潮,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释放产业升级动力。

运营商发力5G全连接工厂,园区类形成多样化细分市场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预计达1.2万亿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正式开启第二个五年发展征程,全国共有21个省市将工业互联网发展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积极部署5G基站建设,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

受此影响,本次名单中5G全连接工厂试点项目急剧增加,较2021年的10家,快速增长至33家。5G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已从生产外围辅助环节逐步深入生产核心控制环节,面向工业的5G芯片、模组、终端不断涌现,产业生态取得长足进步。

值得注意的是,运营商作为5G发展的主力军,在5G全连接工厂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本次入选的33个项目中,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作为申报单位的项目多达12家,仅中国移动就有6家。

在具体的5G全连接工厂搭建方面,三大运营商优势各显。作为浙江省首批12家“未来工厂”之一,中国移动偏重技术融合,“横店东磁5G全连接工厂”是浙江省目前最大的5G专网应用智能工厂。目前,这座工厂主要利用5G实现了与装备、生产数据、人工智能的融合,为每个流程都实现了自动化的支持。

中国联通发力技术创新,“长城精工5G全连接汽车柔性产线” 首次采用5.5G URLLC 互补TDD等创新技术,完成4ms@99.999% 稳定时延的验证,保障产线的稳定运行。中国电信侧重场景覆盖,“基于5G技术的工业无线网在智能化火电应用”全业务发力,运用5G网络融入了火电厂智能发电平台ICS、智慧管理平台IMS的全业务领域,实现火电厂机、炉、电、水、热、煤、网、控各系统高效协同,

总而言之,这些5G全连接工厂充分利用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集成,打造新型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新建或改造产线级、车间级、工厂级等生产现场,形成生产单元广泛连接、信息(IT)运营(OT)深度融合、数据要素充分利用、创新应用高效赋能的先进工厂。

伴随着一个个5G全连接工厂的快速落地,我国工业互联网园区也在加速崛起。园区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快速增长极,目前全国各地已有近六百多个国家级的经开区、高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边/跨境合作区、自创区、自贸区、国家级新区等,全国各类工业园区超两万个。

在2021年的试点名单中,园区类仅有融合应用及产业集群两大类。时至今日,园区类试点示范项目已经形成绿色低碳、产业集聚、产教融合、数智运营、产业集群五大类,这表明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园区通过引入工业互联网实现数字化、绿色化,工业互联网园区也愈发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在横向上,工业互联网园区已经覆盖到全国各地的各类园区。此次试点项目之一的“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智能场站集群”,依托工业互联网技术,在数字孪生模型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班列组织模式,赋能场站高效管理,实现场站可视、可管、可控,现已成为全国五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之一。

在纵向上,工业互联网也已经渗透到了园区生产生活场景的方方面面。由智汇元与宁波石化合作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试点示范”,就基于化工产业大脑的宁波市石化产业集群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了安全、环保、应急、能源、封闭等5个应用模块,增设产业链图谱、危运监管等个性化场景,基于该平台的融合应用在部门治理、管理创新、业务协同和流程再造上取得了重要成果。

从宏观层面上看,5G全连接工厂和工业互联网园区的发展势头正劲。这也从侧面说明,经过数年沉淀,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走过“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处境,其发展越发稳健,也得到了各行各业更为广泛的认可与接受。

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入发展,标识解析体系进入新篇章

与2021年相比,此次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示范仍然分为安全生产、绿色低碳、质量管理、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四大类,共有110个项目入选,占比近半。这意味着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平台应用持续走深向实。

当前,企业想要实现数字化转型离不开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一新路径。自2019年以来,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的场景,结合行业特点,整合5G等新技术。它们在质量改进、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和库存减少方面表现出色。

2021年,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数据地图》显示,2021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由2020年的31.76分提升至34.25分,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由2020年的14.67%提升至17.5%,各省份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差距逐渐收窄。

到了2022年,工信部印发的《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2年工作计划》中提出,要建设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平台体系化升级,为“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的构建指明了方向。

对于工业生产而言,安全生产至关重要。2022年的试点示范名单中,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生产管控的行业遍及电力、化工、煤矿、新材料、制造、环保、铁路等行业,较2021年更为分散且多远。

化工行业作为易发生生产事故的主体,对安全生产更为重视。中石化天津公司作为国家应急管理部“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首批试点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安全生产智能化管控项目”在一众项目中尤为亮眼。据介绍,天津石化承担着“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国家级试点项目建设,通过加强机器人巡检、现场作业安全监控、泄漏动态监测、智能仓储等多场景应用,系统化构建了数智一体化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共有41个项目入选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试点示范,这表明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在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整体协同、助力供应链优势资源高效配置、助力供需精准对接等方面已经得到应用。这为未来各行业要找准工业互联网的着力点,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早日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思路。

例如,中国一汽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汽车供应链平台”,将供应链和产业链与平台有效结合,完善平台在应用场景化、技术服务模块化、数据标准化和资源共享化等方面的功能,以产品和服务为载体,以用户为中心,内携员工,外联生态,支撑企业各类运营场景的汽车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数据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伴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走过低谷期后的高歌猛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也进入了发展新篇章。经过四年多的探索实践,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武汉、广州、重庆、上海、北京”5个国家顶级节点和“南京、成都”2个灾备节点先后建成上线,“5+2”国家顶级节点全面建成,集中打造了自主可控、开放融通、安全可靠的标识解析体系,开启了工业互联网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篇章。

一般而言,标识可理解为“身份证”,解析则是一个分布式标准化计算体系,可用于查询标识背后的所有信息,是工业互联网的网络、平台、安全体系协同发展的关键纽带。目前,中国形成了全球最大工业互联网标识产业实践,下一步则需要进一步和行业、区域相结合构建更多二级节点。

对于企业而言,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价值不可谓不重要。例如,忽米构建的“工业互联网标识二级节点(动摩行业)应用服务平台”,主要围绕小型动力加摩托车行业,通过云技术平台,为企业、用户提供灵活的标识编码注册和标识解析服务,促进供应链上下游及用户间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易。该平台曾被用于宗申动力总装1011生产线进行标识解析智能化改造。与传统自动流水线相比,智能化改造后的生产线人员减少比例超过70%,自动纠错防错能力提升了10.6倍,作业自动化率增长了10倍;整体效率提升了4倍;过程装配质量数据采集分析点提升了10.8倍,实现了国内产线智能化达到顶尖水平。

写在最后

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基础设施、新型应用模式、全新工业生态,工业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测算,2022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占GDP的比重预计将上升至3.64%。

与此同时,工业互联网推广普及也将进一步加速。未来,政府、行业、企业将进一步结合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围绕专业化深耕、跨界融通合作、加强技术创新和网络安全保障等方面,推动工业互联网提档升级,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

尽管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正处于起步探索转向规模发展关键期,提升工业互联网覆盖面和应用深度仍面临挑战。

当前,行业龙头企业积极拥抱工业互联网,通过搭平台、聚数据、建应用、拓生态实现数字化转型。但中小型企业受限于对新技术应用的接受程度有限、建设成本较高等原因,只有少部分企业在单点或局部进行了智能化改造。

注:本文为中央企业工业互联网融通平台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热门文章
中国已经建立了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制造业体系,但在先进制造规模和技术上的短板依然存在...
2023-02-21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