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8日,由千家智客与四川省通信学会建筑智能化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26届CIBIS建筑智能化峰会首站——成都站在成都天府丽都喜来登饭店成功举办。
本届峰会以“碳索新机·筑AI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设计院、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及知名品牌企业的专家代表,围绕AI赋能、智算中心、绿色低碳、云服务、存量建筑改造等前沿议题,共同探讨建筑智能化的创新路径与高质量发展方向。

出席本届峰会成都站的嘉宾有四川省通信学会建筑智能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谢力、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智能化工作室总监张学川、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分会专家王加梁教授、千家智客创始人向忠宏,以及来自同方泰德、ENJOYLink欢联、霍尼韦尔、海尔智慧楼宇、大唐电信、莱讯通信、保瑞自控、引澜、西云数据等行业知名品牌企业代表。
除了成都站之外,接下来峰会还将在西安(10月30日)、北京(11月18日)、上海(11月20日)和广州(12月11日)等地举办。
首先,四川省通信学会建筑智能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谢力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建筑智能化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与技术革新浪潮,行业既迎来新的机遇,也面临结构调整与模式重塑的挑战。他表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建设创新、宜居、美丽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智慧化和绿色低碳正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方向。建筑智能化作为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正从依赖房地产增量建设转向以城市更新、存量改造和智慧应用创新为主导的新阶段。谢力表示,四川作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的重要区域,成都更是城市生命线工程试点城市,发展空间广阔。他呼吁行业各方抓住新一轮智能化变革机遇,推动建筑智能化向高质量、智慧化方向持续迈进。

四川省通信学会建筑智能化专业委员会 秘书长 谢力
接着,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智能化工作室总监张学川在《既有建筑智能化系统现状调研及改造需求分析》的主题分享中指出,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深化,既有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焕新升级已成为行业转型的重要命题。据介绍,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通过系统评估既有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运行现状与改造需求,发现早期建筑在设计阶段更注重功能实现,对节能、低碳及系统集成的重视不足;同时,设备老化与技术迭代带来的兼容性问题,也成为制约智慧化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智能化工作室总监 张学川
张学川指出,随着“双碳战略”和城市更新政策的深入推进,建筑智能化改造正迎来新的发展窗口。调查显示,目前物业与业主最关注的方向包括节能降碳、智慧安防、能源优化和数字化运维等。AI视频监控、人脸识别门禁、楼宇自控系统及三维可视化运维平台正在逐步落地,但整体智能化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他建议,未来既有建筑的改造应以节能降碳为核心目标,通过智能控制、自动化与系统集成,实现建筑运行的高效、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城市更新和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技术创新引领楼宇智慧升级
同方泰德产品总监何深在《赋能楼宇智慧升级:Techcon控制器嵌入式组态升级与边缘计算应用》的主题分享中,介绍了Techcon Neosys控制系统在国产化与自主可控方向的创新成果。他表示,Neosys控制器实现从硬件架构、系统总线到软件平台的深度国产化,核心模块国产化率超90%,并采用全IP架构与双网口菊花链设计,兼具高抗干扰性、可扩展性与云端连接能力。其嵌入式组态功能支持控制器端图形化编程与调试,无需外部软件,显著提升工程实施与运维效率。

同方泰德产品总监 何深
此外,Techcon在楼宇智能化领域率先融合数字孪生与边缘计算,通过设备模型库和控制策略仿真实现动态优化与预测性维护。凭借自主核心技术与本地化制造能力,Techcon控制系统不仅推动了国产楼宇自控产品的技术进阶,也为智慧建筑的高效、节能与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加速中国智能建筑领域从“可用”走向“领先”的国产化转型。
西云数据工程建筑与房地产行业解决方案专家寇清带来了《云端承载AI——云服务助力智慧建筑新场景落地》的主题分享。他指出,随着智能家居与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行业正面临系统复杂、互联不足的痛点。为破解智能生态“孤岛”难题,亚马逊云科技通过IoT设备管理、统一SDK、多协议支持及丰富的设备模板,实现多品牌设备的即插即用与云端统一管理,为智慧建筑构建了开放、可持续的数字生态。

西云数据 工程建筑与房地产行业解决方案专家 寇清
寇清表示,在AI驱动的新阶段,云服务正重塑智慧建筑与数字生活的应用边界。借助亚马逊云科技的AI与机器学习平台(如SageMaker),企业可将海量数据转化为可执行洞察,推动安防、能耗管理、养老照护等场景的智能化升级。依托亚马逊云科技的全球部署、高弹性架构与安全体系,AI应用可实现低延迟与高可靠性。他强调,云端承载AI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建筑行业迈向高效、安全、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为智慧建筑的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持续动能。
在《存量建筑轻装升级——Optimizer系列楼宇自控系统》主题分享中,霍尼韦尔资深产品经理苏蕊指出,面对全国约300万栋待改造的存量建筑,行业普遍面临“拆改难、兼容差、施工复杂、数据安全”等痛点。针对这些问题,霍尼韦尔推出新一代 Optimizer 增强版楼宇自控系统,以“安全、开放、合规、易用”为核心理念,为旧楼改造提供轻量化、低风险、高回报的智能升级方案。该系统基于 Niagara 平台 实现多协议兼容与灵活集成,支持快速部署与统一管理,大幅提升系统扩展性与改造效率。

霍尼韦尔 资深产品经理 苏蕊
此外,Optimizer增强版控制器采用工业级设计,具备高可靠性与强环境适应性,支持多协议兼容与灵活组网,在复杂环境下依然能保持系统稳定、安全运行。依托云连接与轻量化架构,Optimizer Supervisor实现即插即用与免插件部署,显著提升改造效率与系统可维护性。苏蕊表示,霍尼韦尔的轻量化自控系统方案,正帮助存量建筑以更低成本实现智能化升级,将“拆改难题”转化为“智改机遇”,为楼宇带来降本、提效与可持续价值增长的新路径。
AI与绿色低碳赋能可持续发展
随后,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分会专家王加梁教授作了《AI时代智慧校园的绿色低碳建设路径思考与探索》的主题分享。他表示,校园建筑作为公共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突破口。然而,高校普遍面临能源浪费、数据孤岛和设备老化等问题,制约了绿色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分会专家
王加梁 教授
对此,王教授提出以“可看见—可调控—可共生”为核心的低碳建设路径,强调通过AI与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校园能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构建“AI能源大脑”、部署AIoT边缘智控、推动光伏发电及碳普惠机制与合同能源管理等举措,校园可实现能源精细化管理与智能化节能降碳。他表示,AI驱动下的智慧校园将成为绿色低碳城市的重要示范场景,为教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创新模式。
保瑞自控市场宣传部经理吴浩森在《建筑智能化新时代破局探索——存量建筑改造》主题分享中表示,随着行业从“高杠杆、高周转”转向“低增速、高质量”发展,建筑智能化正迎来由增量向存量转型的新周期。零碳建筑与既有建筑改造成为行业发展的两大突破方向,而系统兼容、成本效益、施工干扰及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仍是改造落地的主要瓶颈。

保瑞自控 产品方案部经理 吴浩森
吴浩森介绍,保瑞自控以LoRaWan全域感知技术为基础,通过标准化设计与模块化部署,实现系统快速建设与高效运维;同时借助AI智能助手构建数字化运维体系,实现智能巡检、能耗可视化与设备风险预警,显著提升楼宇运营效率。通过软硬件协同创新,保瑞自控正助力存量建筑实现智能化重塑与价值再生。
智算中心与零碳园区未来
在《Haier HICS 无界零碳园区新纪元》主题分享中,海尔智慧楼宇全球智控高级产品经理李东骏介绍了海尔在零碳园区建设中的整体布局。基于“源-网-荷-储”协同理念,Haier HICS以多能互补与动态调控实现园区能源的高效配置与智能管理,构建起冷、热、电、储一体化的综合能源体系,为企业园区的低碳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

海尔智慧楼宇 全球智控高级产品经理 李东骏
李东骏表示,Haier HICS聚焦园区负荷侧管理,推出冷源机房群控、多联机与热泵集控、空压机智控及智能照明等场景化解决方案,构建一体化能源调控能力。依托“海尔服务”与“无界运维”体系,平台实现设备互联、数据共享与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通过“无界生态”理念,海尔正推动园区从节能管理迈向智能协同与零碳运营,助力绿色低碳园区建设进入新阶段。
引澜科技产品总监李平在《智算数据中心布线解决方案》主题分享中指出,随着AI技术的普及与算力需求的激增,智算数据中心(AIDC)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800G与1.6T端口速率成为主流,Scale-up超节点架构带动高速铜缆需求上升,对网络吞吐量、时延与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李平强调,数据中心丢包将直接导致算力损失,丢包率仅为万分之一就会造成10%的性能下降,可靠布线已成为AI集群稳定运行的关键。

引澜科技 产品总监 李平
针对AIDC“高吞吐、低时延、高可靠”的特征,引澜推出面向AI时代的全栈布线方案,涵盖AOC光缆、DAC/ACC/AEC高速铜缆、UHFC-Trunk超高芯数光纤主干及高密度模块化架构,全面兼容NVIDIA和以太网布线标准,满足未来超高速算力网络需求。依托in-Smart智能布线管理系统与in-Ras光纤运维机器人,引澜实现链路自动监测、精准定位与智能维护,为智算数据中心构筑高效、安全、智能的算力互联底座。
ENJOYLink欢联技术支持部经理杨海涛在《全域互联,智造赋能》主题分享中表示,随着无人工厂、人工智能与工业4.0的深入推进,制造业对网络传输性能与布线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欢联基于在顺德机器人产业园的实践,聚焦制造业“快、灵、稳”三大需求:通过大带宽、高灵活性、强稳定性的铜缆与光纤方案保障设备高速稳定通信;以工业级柔性拖链线缆提升机械臂的灵活与耐弯折性能;并通过阻燃、防腐蚀与抗电磁干扰设计,确保布线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长期稳定运行。

ENJOYLink欢联 技术支持部经理 杨海涛
杨海涛认为,实现“全域互联”是智能制造落地的关键。针对传统布线在供电与传输上的局限,欢联推出光电复合缆一体化方案,使光纤通信与电力传输合二为一,既解决远距离供电难题,又显著提升部署与运维效率。他表示,智能制造的核心在于“稳链强网”。未来,ENJOYLink欢联将继续以更高标准的布线产品与前瞻性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企业夯实从产线到园区的智能互联底座,为“智造”未来全面赋能。
最后,千家智客创始人向忠宏带来了《AI时代智慧空间的感知与连接》的主题分享,他认为智能的核心可归纳为“感知、连接、交互、计算、执行”五个环节,而“感知”正是当前智能系统最关键、也最薄弱的一环。随着AI、物联网与非接触式传感技术的进步,毫米波雷达因其隐私保护、非接触检测与全天候监测优势,正成为智慧空间感知层的重要突破口,推动人机交互从“命令式控制”走向“情境式感知”。在智能家居中,这项技术将使空间能够识别并响应用户情绪,让居住环境真正“懂你”。

千家智客 创始人 向忠宏
向忠宏进一步表示,未来智慧空间的创新将聚焦“连接”与“交互”两大方向。通过KNX、Matter、华为PLC-IoT等多协议融合,实现更高层次的设备互联与数据协同;同时在人机交互层,融合语音、动作、健康与情绪感知,让AI从被动响应迈向主动理解。随着AI算力与算法的持续演进,智慧空间将真正实现以人为中心的主动智能体验。
大牌云集,展现行业创新力
作为行业领先的年度盛会,CIBIS不仅是智慧建筑领域的思想交流平台,更是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展示窗口。同方泰德、ENJOYLink欢联、霍尼韦尔、海尔智慧楼宇、大唐电信、莱讯通信、保瑞自控、引澜、西云数据等知名品牌在现场展示了过去一年在智能控制、绿色节能、算力布线与云端管理等领域的最新成果,集中呈现了建筑智能化行业的技术革新与生态共进。

同方泰德

ENJOYLink欢联

霍尼韦尔

海尔智慧楼宇

大唐电信

莱讯通信

保瑞自控

引澜科技

西云数据
持续赋能,共筑智能未来
作为国内建筑智能化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专业峰会,CIBIS峰会始终致力于搭建产业、学术与技术深度融合的交流平台。继成都站之后,峰会将陆续走进西安(10月30日)、北京(11月18日)、上海(11月20日)和广州(12月11日),继续围绕AI赋能、低碳转型、智算中心与存量改造等热点议题,为行业提供洞察与行动的双重驱动力。
下一站,10月30日
西安站



